虚无矫饰的唯美运动-叶芝(1865-1939) 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兴起的唯美主义运动,大体上就是颓废心态的运动。就某种意义而言,参与该运动的作家可说是浪漫主义的末代继承人。他们踵

虚无矫饰的唯美运动-叶芝(1865-1939)

虚无矫饰的唯美运动-叶芝(1865-1939)

虚无矫饰的唯美运动-叶芝(1865-1939)

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兴起的唯美主义运动,大体上就是颓废心态的运动。就某种意义而言,参与该运动的作家可说是浪漫主义的末代继承人。他们踵继“前拉斐尔”遗风,在理论方面,遵奉瓦尔特·佩特,在诗歌创作方面,师法罗塞蒂、丁尼森、济慈一脉的传统,讲求官能感受,注重形式之美。另一方面,唯美主义运动又遥奉法国的象征主义,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抛弃道德的、社会的、宗教的各种实用标准,批判、抨击中产阶级的观念和做法不遗余力。

唯美主义运动的机关刊物,前有《黄皮书》,后有《皱叶甘蓝》,两者皆以惊世骇俗、耸动视阅为能事。其颓废倾向,从刊物美编奥布里·比尔兹利所绘的插画便可窥见一斑:线条细致曲折,明暗对比强烈,题材大胆,乃至违背常理,显露出病态症候。

要凸显十九世纪末的流行风尚,我们不妨拿曾经风靡一时的王尔德式英雄来对照十九世纪初流行的拜伦笔下的英雄。拜伦诗中的英雄(例如Manfred和The Giaour)尽管外表镇静,内心却有一股汹涌澎湃的激情,沛然莫之能御,驱策主人翁反抗社会既定的规范和价值标准,不惜采取革命、乱伦、谋杀乃至自戕等举措。

反之,十九世纪末所崇尚的敏感人士却把生命看成一种“仪式”,轻忽热情。王尔德主张艺术家不需有热情,而要有感觉——抽象化、沉思默想式的感觉与精致而奇异的优雅情绪,因为他认为艺术要反抗的对象不是社会,而是生活。

王尔德颇推崇的前拉斐尔艺术家惠斯勒说:“要求艺术家描绘生活,无异于要求演奏者坐在钢琴上。”王尔德以他惯用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口吻说道:“生命的首要任务是装扮一种姿态,至于第二要务嘛,至今尚未被人发现。”生命中的原始素材大多粗鄙而可厌,“姿态”是个人征服了热情和血淋淋的残酷现实以后,刻意营造出来的风度举止。在王尔德心目中,生活只是一种虚构的模式,艺术才是至高无上的现实。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ri5.com/zhishi/4829.html

以上是生日屋为大家整理的“虚无矫饰的唯美运动-叶芝(1865-1939)”,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知识摘抄”的信息,欢迎访问http://www.shengri5.com查看更多相关信息。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通过本网站网页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著作权,应及时向我们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们收到上述文件后,将立即删除侵权内容,对此我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安慰剂:一种不靠谱的提议
下一篇:说谎还是“印象管理”?